广州文旅真帮真扶,梅州太平、黄福两村摘下“贫困帽”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杨华
图/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4年前,太平村共有相对贫困户30户、贫困人口77人,黄福村共有相对贫困户56户、贫困人口190人;4年后,这两条村顺利退出省定贫困村行列,全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4年多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对口帮扶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太平村、五华县岐岭镇黄福村,实施产业扶助、文旅帮扶等措施,通过贫困村民的共同努力,交出了一份含金量颇高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答卷。
太平村: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品牌
硬底化的村路、绿油油的大棚蔬菜基地、房顶安装的太阳能光伏、功能齐备的村文化旅游中心广场……走进西阳镇太平村,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跃入人们的视野。这得益于对口帮扶单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扶持。
2016年,帮扶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来到太平村时,面对的贫困现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为30户、贫困人口为77人,贫困户年均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如何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是驻村扶贫工作队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公司 基地 农户”形式,打造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品牌,为村里贫困户带来了脱贫的希望。2019年,帮扶单位引进梅州市强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太平村100多亩农田,建造大棚蔬菜基地,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对贫困户的农产品进行收购,建立完善的产供销链条,增加贫困户就业机会。
“蔬菜基地就在村里,我在这里干活一个月约有3000元收入,挺满意的。”太平村贫困户李月清由衷地说。自从丈夫病逝后,她仅靠打工常常入不敷出。如今,梅州市强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太平村发展蔬菜产业,为贫困户提供了家门口务工的机会,让他们走上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此外,帮扶单位还帮助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在自家房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目前,有11户贫困户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已并网发电,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5000余元。据统计,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帮扶太平村以来,统筹帮扶资金118万元入股西阳镇经济联合总社,统筹广州市帮扶资金80万元入股鸣绣谷家庭农场,统筹50万元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每年收益20.5万元给贫困户家庭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帮扶单位发挥旅游扶贫投入少、产值多的优势,投入资金打造太平村“鸣绣谷休闲农庄”旅游品牌,建设标准的旅游厕所、停车场和餐饮服务设施,帮助太平村培训多名旅游服务人才。现在,“鸣绣谷休闲农庄”每年可为村获得纯收入8万余元。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驻太平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王永强告诉记者,如今,该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最低收入达1.2万元以上,最高7万至8万元。
黄福村:帮扶实施6个产业项目,为贫困户增收
“文广旅局来扶贫,黄福村貌日变新,处处呈显新景点,走上时代新征程。文广旅局出大钱,村址栏室建完全,电脑影印帮添置,门口地坪变公园……”黄福村村民、老党员曾德明所作《新时代新景点——颂“广州市文广旅局”扶贫》描述了该村脱贫后的巨变。
岐岭镇黄福村有相对贫困户56户、贫困人口190人。2016年开展产业扶贫以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帮扶黄福村实施了6个产业帮扶项目。
其中,包括投资94.8万元与梅州市福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了两个项目;投资40万元与五华县琴江新城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投资40万元与广东汉光超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52.2万元参与县级扶贫资产收益项目;投资长乐烧酒业100万元。
黄福村原驻村工作队队长朱海东介绍,这6个项目实施后,每年纯收益可达18.7万元。
据介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于2017年、2018年投入94.8万元至梅州市福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启动资金,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方式发展产业扶贫项目。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协助福悦公司集约了500多户村民的400多亩荒地种植南薯、香蕉、百香果等农产品;实行“企业 基地 农户”的扶贫模式进行收益分红,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自投资合作以来,福悦公司履行合约,一年两次返回本金和资产收益分红,同时面向贫困户和村民提供了80个工作岗位。目前,芭蕉芋种植面积扩至600亩,带动了贫困户和周边村民种植南薯。全村共有32户贫困户与福悦公司签订芭蕉芋收购合同。
此外,经过帮扶,黄福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村容村貌得到很大的改善。2016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帮扶黄福村以来,捐建和修缮了村文化中心广场、村委楼前小文化广场、村沥背文化广场、村文化活动中心、村健身广场以及村图书室、村卫生站、村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修建村路5条,其中硬底化4条,总长度1950米。
市文广旅局:夯实党建之基,助力脱贫攻坚
4年多来,在帮扶过程中,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夯实党建之基,助力脱贫攻坚。其帮扶措施包括:扶思想,补足村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筑阵地,搭建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平台”;建制度,立起村基层组织建设“规矩”;强能力,练就村党支部抓党建、促扶贫“真本领”;转作风,拉紧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的“情感纽带”。这些帮扶措施夯实了村党组织建设基础,提升了太平村、黄福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4年多来,该局坚持“真扶贫、扶真贫”,做到“三个到位”(局领导指导到位、驻村干部扶贫到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到位),把帮扶工作做到实处。
局领导到太平村、黄福村指导扶贫工作已成为常态。2016年帮扶以来,局主要领导9次到两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分管扶贫工作局领导17次到村指导检查扶贫工作,其他局领导也分别赴村指导扶贫工作和慰问结对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经常深入工作一线、走村串户,了解脱贫情况,商讨脱贫办法,解决贫困户生活生产困难。局机关处级以上党员干部与两村86户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并与贫困户签订了帮扶责任书、承诺书,形成了点对点、一帮一的帮扶工作机制。
今年5月,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赴梅州市开展文化旅游帮扶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调研,强调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整治,要把太平村、黄福村建成“干净整洁村”和“美丽宜居村”。此外,发展好扶贫产业,变“输血”为“造血”,结合两村实际把帮扶产业做大、做强、做实和做出特色。
【扶贫特色】
文旅扶贫助力提升扶贫品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帮扶太平村、黄福村的过程中,发挥文旅职能优势,突出文旅扶贫特色,提升了扶贫品质。
1、为两村建文化广场
走进黄福村老年活动中心,村里的老年舞蹈队正在排练舞蹈,跳得不亦乐乎。这个老年活动中心正是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捐建。
原来,针对两村文化活动场所少的实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帮扶黄福村修建了以休闲、娱乐、健身为主要功能的村文化中心广场,把原村老年活动中心改造成集会议、文化、休闲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村文化活动中心,并配建有ktv室、电脑室、图书室等;在村文化广场中心树立的《奋进》雕塑,表达了黄福村民“攻坚脱贫、建设美丽乡村”的坚强决心和美好愿望。
该局还支持太平村对党群活动中心进行了升级改造,配套建设了党员学习室、图书室、电脑室以及公共厕所,把原村民活动广场升级改造为村文化旅游中心广场。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还自筹资金,为两村图书室配置了图书、书架、桌椅;给电脑室配置电脑;给村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电视机、体育用品;给村文化广场安装了灯光,配备健身器材;向太平村、黄福村分别赠送了价值9万多元的电影放映机一台。
2、实施文化进村工程
2018年春节,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为黄福村打造了一台“珠江情·梅江韵”迎新春晚会,在岐岭镇引起了强烈反响。村民说:“这是我们岐岭镇有史以来最好看的一台戏!”这台迎新春晚会只是该局实施文化进村工程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充分利用该局直属文化单位和机构,实施文化进村工程,送“戏”、送“展”、送“影”、送“书”进村,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脱贫致富注入精神动力。
2018年“七一”期间,该局直属单位农讲所纪念馆在黄福村小学开展了“国旗颂”巡展活动;“国庆节”期间,该局直属单位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在黄福村开展了《孙中山在广州》巡展活动。
此外,该局还依托直属单位广州市电影演出公司,每月定期在两村放映一场电影,在重要纪念日开展电影周活动;依托直属单位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组织开展送书进村活动,2016年以来,向黄福村和福全小学赠送图书7500余册,向太平村赠送图书3000余册。
【数说扶贫】
黄福村: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黄福村相对贫困户56户、贫困人口188人,都已经退出贫困户、贫困人口行列,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率100%。
2019年,黄福村56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等医疗保障体系。
2016年以来,黄福村教育资助贫困户子女共122人,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100%;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8户,危房改造完成率达100%;完成56户贫困户安全饮水改造工程和安全用水检测,贫困户安全饮水率达100%;56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了有电、有电视信号和网络信号全覆盖。
太平村:
目前,太平村相对贫困户30户、贫困人口77人都已经脱贫,脱贫率达到100%。
全村30户贫困户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救助等医疗保障体系;教育资助贫困户子女共13人,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100%。
共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4户,危房改造完成率达100%。
筹集资金15万元,完善配套村饮水工程设施,对30户贫困户进行了安全饮水检验、检测,贫困户安全饮水率达100%。
【扶贫招式】
“七大招”帮助“真扶贫、真脱贫”
2019年,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贯彻落实“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扶贫思想,通过实施“七大招数”,确保了太平村、黄福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第一招:抓好产业脱贫
太平村以“公司 基地 农户”形式,引进梅州市强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贫困户100多亩农田,建造大棚蔬菜基地,与贫困户签订用地、务工和农产品购销协议,增加了贫困户就业机会。
黄福村推进贫困户与梅州市福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悦公司)合作,以“公司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的经营形式,通过贫困户到种植基地务工,提高了贫困户的参与度和受益度。该村现有32户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与福悦公司签订了合同。
第二招:采用“以奖代补”方式
实施一户一策,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自费购买鸡、猪、牛、鱼苗,养殖一定时间后,经过镇、村干部、扶贫工作队验收合格,按照一定奖补标准予以奖补。
2019年、2020年,黄福村分两批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奖补资金约18万元,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每户增加经济收入8000多元。此招有效地激发了贫困户自主发展实现脱贫的积极性。
第三招:用好“小额贷款”政策
积极为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申请小额信用贷款。太平村为11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在自家房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现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5000余元;黄福村为3户贫困户申请小额贷款自主发展生产,每年每户可增收3000多元。此举有效地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积极性。
第四招:实施教育助学
2018年,帮扶单位通过对黄福村入户调查核查,对22户贫困户在校学生40人进行了教育资助,共资助教育资金18880元。2016年以来,帮扶单位教育资助贫困户学生124人次,共计助学金52780元。
第五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结合黄福村、太平村贫困户实际和当地就业市场需求,帮扶单位开办就业技能短期培训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有一技之长。2016年帮扶以来,两村共开办8期培训班,培训人员200多人次,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技能支撑。
第六招:提高精准识别度
帮扶单位严格按照“户有卡、村有册”要求,对贫困户相关信息和佐证材料认真进行了核实、补充、整理、归档。2018年以来,黄福村收集贫困户各类佐证材料和准确录入信息1500多条,太平村收集贫困户各类佐证材料和准确录入信息1100多条,有效提高了贫困户数据管理水平和扶贫脱贫的精准度。
第七招:重要节日开展慰问活动
在重要节日,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领导都亲赴黄福村、太平村慰问贫困户。2016年以来,该局发给两村86户贫困户慰问金19.8万元,慰问品价值1.5万元,让贫困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脱贫案例】
年收入由2万元提高到6万元
陈小平: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了
2016年2月24日,陈小平家正式列入太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接下来的四年多时间里,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对口帮扶下,陈小平夫妻发展种养,安装光伏发电,生活一点点好了起来。
陈小平一家有五口人,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年迈多病,妻子在家照顾两个年纪尚小的孩子。平日里,他做些水泥工,收入多的时候,一个月也不过一千多元。“以前我家里比较穷,只靠自己打短工挣钱勉强养家糊口。我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不敢冒险去发展生产。”
陈小平说,帮扶工作队进驻后,帮他们一家购买了新农合,发放入股分红,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开展农业技能培训。他们家从只种植番茄,扩展到种植玉米、冬瓜、豆角。
除了种菜外,陈小平的屋后还养了二十多只鸡,屋顶上装有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原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陈小平申请小额贷款安装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发电产生的收益一部分用于还贷,另一部分归自己所有。
陈小平的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2万多元提高到现在的6万多元。他说,自己对生活越来越有信心,有想法也敢大胆去做了。陈小平的妻子黄朝连也说:“生活好了,心里比较自在。把房子装修好了,就住得自在一点。”
【扶贫收获】
太平村驻村第一书记 王永强:
在太平村任第一书记期间,王永强做到“先想贫困户脱贫过上好日子,再想村集体增加集体收入”。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梅江区的支持下,他为太平村引来蔬菜大棚基地,实现了“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投资50万元);为太平村安装130k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使用100万元资金);积极推进消费扶贫进展,助力贫困户脱贫。
黄福村原驻村工作队队长 朱海东:
2016年5月23日,朱海东到黄福村报到后,在村委会议上的第一句话是:“我来黄福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竭尽所能,为黄福村的发展,为黄福村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到2019年3月离开时,他说:“我想,我是做到了。”2016年以来,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朱海东依托当地党委、政府和村两委,按计划顺利推进落实各项扶贫工作,实施了各类帮扶项目达70余个,使用资金约552万元。
黄福村驻村第一书记 莫斯宁:
2019年5月,莫斯宁任梅州市五华县岐岭镇黄福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她通过消费扶贫购买产品、网络带货、产品进扶贫馆等方式,协助福悦公司产品推销,增加贫困户收益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她完成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自筹资金修建的沥背小广场建设项目,为村民娱乐、休闲、锻炼提供了方便;协调申请划拨广东省扶贫济困日活动定向捐赠资金用于上坝头机耕道路建设,方便村民耕种。